Euclides 歐幾里得, Ji he yuan ben 幾何原本, 1966

Table of figures

< >
[1] 甲
[2] 乙甲
[3] 丙乙甲己戊丁
[4] 乙甲丁丙
[5] 甲
[Figure 6]
[7] 乙甲丙
[8] 乙甲丙
[9] 乙甲丙
[10] 丙乙甲
[11] 丙乙甲
[12] 直一 曲三 雜二
[13] 甲丙乙丁
[14] 甲丙乙丁
[15] 甲乙丙丁
[16] 戊甲丁乙丙
[17] 甲乙丙
[Figure 18]
[Figure 19]
[Figure 20]
[Figure 21]
[Figure 22]
[Figure 23]
[24] 乙甲丙丁
[25] 乙甲丙丁
[26] 乙甲丙丁
[27] 乙甲丙丁
[Figure 28]
[29] 乙甲丁丙
[30] 乙甲丙丁
< >
page |< < (七 [7] ) of 399 > >|
29幾何原本 卷一之首 15[Figure 15]甲乙丙丁
外圜線為圜之界。 內形為圜。
一說。 圜是一形。 乃一線屈轉一周。 復於元處所作。 如上圖甲丁線轉至乙丁。 乙丁
轉至丙丁。
丙丁又至甲丁。 復元處其中形卽成圜。
第十六界
圜之中處。 為圜心。
16[Figure 16]戊甲丁乙丙
第十七界
自圜之一界作一直線。 過中心至他界。 為圜徑。 徑分圜兩平分。
甲丁乙戊圜。 自甲至乙、過丙心、作一直線。 為圜徑。
第十八界
徑線與半圜之界所作形。 為半圜。
第十九界
在直線界中之形。 為直線形。
第二十界
在三直線界中之形。 為三邊形。
第二十一界

Text layer

  • Dictionary

Text normalization

  • Original
  • Regularized
  • Normalized

Search


  • Exact
  • All forms
  • Fulltext index
  • Morphological index